国际文凭中学项目
踏上成就自我、启迪智慧之旅
国际文凭中学项目(IBMYP)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勇于接受自己不擅长的学科带来的挑战。MYP给予学生充分激发潜能、发掘特长和适度冒险的机会,塑造个人特质。
六至十年级
六至十年级的学生学习国际文凭中学项目(IBMYP)。在学生确立自我身份和建立自信的关键阶段,MYP能够激励学生,帮助他们在校园内外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成功。该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概念理解、态度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本地及全球的活动。
学习过程中,如何学习,如何辨证地分析信息,与掌握事实同等重要。因此,MYP设计了8个学科组,让学生学习以概念驱动为主的课程,同时涵盖核心领域:服务行动、社区/个人项目、跨学科学习以及学习方法。

IB学习者素养
我们在全校范围内贯彻IB学习者素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这十项特质,并努力帮助所有学生在世青学习期间实现这些目标。 轻触图片了解更多。
IB学习者素养
我们在全校范围内贯彻IB学习者素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这十项特质,并努力帮助所有学生在世青学习期间实现这些目标。 轻触图片了解更多。
课程介绍
语言与文学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分析和沟通能力。学生学会用批判性、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方法,研究和分析文学和非文学文本。
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课程培养学生对其他语言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语言所需的的技能打下基础。根据学生的水平,他们从初级(阶段1和2)、中级(阶段3和4)逐步升至高级(阶段5)。
个人与社会
这门课程鼓励学生尊重并理解身边的世界,学会必要的技能,去探究历史、当代、地理、政治、社会、经济、宗教、技术和文化等因素对个人、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科学
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观察和实验等方式,独立学习与相互协作相结合,共同研究科学问题。
数学
除了学习数学公式和运算规则,学生通过真实案例领悟数学的生活关联与实用价值,并将所学应用于新的情境中。
艺术
学生在艺术课上以艺术家和学习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其中,通过创作、表演和展示艺术作品等多种方式来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体育与健康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切身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益处,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课程注重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养,通过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均衡发展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设计
探究与解决问题是设计课的核心。学生通过学习产品设计和数字设计,掌握设计周期原理,运用实操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解决设计问题。
课程特色
概念理解
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探讨,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种以概念驱动的教学理念,帮助学习者在共同构建意义的过程中成为有辩证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思想者,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且具备自驱力。
情境式教学
在中学项目中,教学情境为真实的(或模拟的)全球环境、事件和情况。学生在六个全球情境中学习八个学科组的科目:
- 身份与关系
- 时空定位
- 个人与文化表现
- 科技创新
- 全球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 公平与发展
学习方法(ATL)
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技能。ATL 的五大技能为沟通技能、社交技能、自我管理技能、研究技能和思维技能。这些技能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习惯,能够应对中学项目的挑战,并在大学预科项目中脱颖而出。
服务行动(SA)
这是为了明确学习的目的。服务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际问题之间建立真实的联系。建立好联系后,学生有机会应用所学的概念、技能和知识。通过个人洞察,学生深入了解社区的复杂性,从而变得更加自信且有责任感。服务即行动使学生成为“现实世界”中的“行动者”。
跨学科学习单元(IDU)
中学项目的学生每年至少参与一个跨学科学习单元(IDU),并有反馈给家长和学生的正式评估报告。跨学科学习旨在通过整合多个学科的概念和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理解。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结合,用来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创造产品,或提出单一学科可能无法解决的新问题,以此来展示他们的跨学科理解能力。
项目课题
中学项目里还有两个核心项目课题:八年级的社区项目课题(CP)和十年级的个人项目课题(PP),均严格按照IB标准进行评估。社区项目课题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服务行动来发现并解决身边社群的需求和问题,而个人项目课题则是让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运用,发掘个人兴趣,充分发挥创造力,展示他们的整体学习成果。这两个项目课题的成果将与家长和学生进行分享。